海豚湾心理咨询论坛成长吧心灵成长 →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共有1201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海豚湾张助理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313 积分:348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4/2/25 16:16:05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发帖心情 Post By:2018/12/21 14:17:10

 

孩子对父母有情感依恋,父母才能发挥心理影响力


问:从您的研究看,所有的犯罪都能找到其童年的心理根源吗?

答:是的。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的现象。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发生在2007年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无故杀人。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问:您提出对孩子的教育关键在于早年的付出,孩子和父母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怎么理解?

答:依恋是非常重要的,依恋就是我不需要任何条件,我心甘情愿地听你的。我们国家的一个情况是,很多农民离开故土去城市,孩子就交给农村的老人。城市的家庭中父母工作忙,就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或者老人。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依恋情感的形成,导致孩子缺乏稳定可靠的依恋对象。

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依恋情感的发展。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他送回老家,由老人抚养,到孩子上学时再接回来,这个孩子和母亲可能会有终生的隔阂。而且孩子在青春期时,很难管教。如果父母和老人有冲突,孩子可能从心理上恨父母,因为幼年时缺少对父母的情感依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关键在于父母在孩子早年的付出,让孩子产生依恋的情感。这样父母就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影响力,或者说心理资本、心理控制力。

心理控制力和其他控制力是不同的,领导对下属只是权利控制,下属服从你只是一种上下级关系,并不是心里真的喜欢你。如果大人对孩子没有心理影响力,那么孩子就很难接受大人的管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能够持续到青春期。


问:在你的研究中,犯罪问题和依恋是有重要关联的吗?

答: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决定犯罪的因素很复杂。我把犯罪分为人格问题和心理障碍两大类。有人格问题的人,基本上是只要有条件,他随时都会犯罪,重复犯罪。他犯罪是必然的,他的人格障碍是天生的,没有道理。也许父母都很正常,孩子就很坏,父母管不了,为他花多少心血也无法感动他。这种人根本无法形成对他人的依恋情感。这种情况中反社会人格是比较典型的。

更多的情况是另一种,由于在早年没有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又缺乏正确的性格培养。这类孩子在1-6 岁没有情感依恋对象,6岁至12岁时,无人管教,几乎是自生自灭,那么到18岁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对社会冷漠,残忍,作案可怕。



孩子一定要有固定的依恋对象

 

寄宿制幼儿园和学校不利于儿童情感发育


问:您强调父母亲自参与孩子的早期教育,现实中常有老人或者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如何看待呢?

答:如果孩子由保姆照看,保姆必须是稳定的,从孩子出生到大,保姆没有换过。保姆替代了母亲的作用,孩子的依恋对象是有的,不是没有。尽管保姆和妈妈同时存在,但是依旧可以看出,孩子依恋的是谁。有两种情况,如果孩子和妈妈一起睡觉,即使有保姆带,孩子还是依恋妈妈,因为有身体接触。如果孩子和保姆睡觉,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妈妈在孩子心目当中没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祖父母带孩子,作为孩子的依恋对象,也不比妈妈差。如果是姥姥照看孩子,对孩子来说,姥姥几乎就等同于妈妈,因为妈妈和姥姥在情感和行为上都相互肯定,可以互相替代,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如果奶奶和妈妈共同照看孩子,孩子可能会出现两难选择,不知谁最值得自己依恋。因为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婆媳关系不好的情况。这种孩子到青春期时会有叛逆,他想回避两个女人之争。当然,如果婆媳关系好,孩子就不存在困惑。

   

问:这个问题有这么严重吗?现实中很多父母恐怕没有意识到。

答:我们从专业角度看,的确是这样的。我对很多同志说:你现在是处长,你不当,明天就有人干,没关系。但是作为父母,你不干,就没有人能替代,做母亲更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放在老人家,到孩子6 岁时,最亲近他的人去世了,这就很麻烦。因为依恋是从出生持续到12岁的,孩子依恋的对象不能中断。如果中断,孩子会有心理创伤。

所以,让老人带孩子,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老人。因为一旦老人逝世早的话,孩子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带孩子的老人最好是身体非常健康,等到孩子十七八岁,至少15岁以后再离开,就没有问题了。像有很多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老人,跟着爷爷。孩子8岁时,爷爷去世了,这个孩子就失去依恋对象。这时,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就会觉得陌生。从环境到人,孩子都会有陌生感。于是,孩子很容易和父母不亲近,他就一个人外出闲逛,上网成瘾,走向犯罪道路。

  

问:对于小学生的父母来说,还可以弥补以往对孩子的照料不够吗?

答:依恋是在12岁之前,小学阶段有一个弥补过程。毕竟在12岁之前,孩子从生理上和身体的外形上,都没有成年,还是很弱小,特别需要身边有亲人的陪伴,所以花时间陪伴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等孩子到青春期,父母想陪他,孩子也不让陪了。父母可以白天很忙,但是晚上一定要陪孩子入睡。我是反对孩子上寄宿制小学或者幼儿园的。

有一项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战受到创伤的孩子,被送到寄宿学校,由国家抚养。这些孩子智力没问题,但是性格有缺陷,自卑封闭,刻意表现等,很多孩子都存在情感障碍。人们发现,尽管在学校环境下,但是孩子仍然缺少依恋的对象。依恋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关战争孤儿的研究引发出来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有一个最基本的颠三倒四。钱是挣不完的,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孩子就是你的,社会是大家的。父母要知道,自己真正的责任在哪里。


问:父母离婚是否就意味这孩子失去依恋对象?

答:离婚一方面是孩子的依恋感被破坏,另一方面是给孩子造成了心理恐惧,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离婚会让孩子内心矛盾冲突,回避恐惧。

当然,依恋只是一个起点,依恋是教育的资本。但是,如果孩子很依恋父母,而父母没有教育水平也很麻烦。



6岁到12岁,父母要同时发挥作用。


 

12岁之后,父亲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问:您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我认为孩子在6岁之前,依恋的对象就应该是母亲。让孩子真正依恋父亲,应该是在青春期前后。因为父母两人的角色是有分工的,母亲更多是生活照顾,父亲更多是行为榜样。父亲更多在社会当中,可能为人处事心胸更宽一些,不会那么啰嗦,具体细致。这些正好是和母亲形成互补。

孩子开始青春期,走向社会的时候,更多需要父亲的影响。对父亲的依恋,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尊重上。父亲要在孩子心中有权威感。6岁之前母亲最重要,6岁到12岁,父母要同时发挥作用。12岁之后,父亲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问:父亲的行为榜样如果有缺陷的话,孩子会有很大影响吗?

答:这里有一个具体案例:今年1月,从事废品收购工作的熊振林连杀8人后逃离,在火车站办理假身份证准备逃跑时被公安局抓捕。被杀害的8个人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2岁。2月9日,湖北省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熊振林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熊振林在作案的过程,表现的对情人很依恋,当情人说你脸上怎么有伤时,他内心也很感动。但是情人拒绝和他结婚时,他就把情人杀掉了。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有人性的地方,也有特别残忍的地方。为什么?因为他在整个成长过程总缺少父亲的榜样作用。

熊振林的母亲是教师,前夫跳河自杀后,又和一个文化层次低于自己的工人结合,感情不是特别好,母亲经常住在学校。从这个经历,大致的判断是这个女人很需要男人的依靠,在孩子心目当中,母亲软弱,甚至委屈求全。熊振林更多是和母亲在一起,母亲照顾他是没有问题的,感情也不错。所以,从后来的情况看,他有情义的一面。之所以残忍,是因为他是以女性的心理方式来对待女性,没有以男性心理对待女性。他既想得到妻子,又想跟着情人。如果情人和他结婚,这一边确定了,他就踏实了。可惜他两方面都没有得到,于是产生了仇恨,他的心态就是他母亲心态的折射。

我认为,如果一个母亲离婚后再婚,就要好好过日子,照顾孩子,让家庭具备完整的家庭功能。有一些家庭尽管结构上健全,但是功能上没有,这是非常可怕的。就像熊振林的家庭,父亲在家里非常窝囊,也就是阴盛阳衰的家庭,孩子就非常容易变态。他一方面想替男人出头,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对母亲不满。一个是他依恋的对象,一个是他想帮忙的对象。因此,他走向社会后,他对女性就是充满矛盾的状态的,离不开女人,又恨女人。很多男性罪犯都是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

母亲如果不再婚,就要坚强一些,让孩子看到母亲坚毅的那一面,替代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那么,尽管是单亲家庭,母亲能兼顾这两方面,孩子也会非常出色。

我们有些研究是比较浅显的,比如依恋父亲,这个概念不是特别合理。国外有调查,犯罪人说母亲好的占多数,说父亲不好的也占多数。也就是说,在家庭中父亲的残缺,或者说父亲角色的残缺,功能的残缺,是导致男孩出问题的重要原因。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中国警察学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等。


李枚瑾教授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学,她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及角度也较为特别。在大量的相关研究后,她的体会是,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多在12岁至18岁。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海豚湾——心灵港湾


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来访者顺利度过成长的关键期。联系电话:0754-8830534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支持(0中立(0反对(0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