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我要咨询 在线论坛 案例选析 信息传递 本站信息 人生百味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23005323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06604372
 

心理咨询的误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06-02 阅读:5833

        伴随现代文明社高速发展与进步,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在我国心理咨询相对来讲还算刚起步,无论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还是广大需要心理咨询的民众都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认识与接受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咨询有广大的市场与美好的发展前景。毫无疑问,健康的心理对个人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都是非常重要。无论是从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还是现实中心理问题的增多来看,心理咨询是正常缓解心理压力与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需要心理咨询,但现实中还有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有一些认识误区,现澄清如下:
 
误区一: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心理咨询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尽管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是谈话,但心理咨询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有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严格科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帮人解除心理危机,促进人格的发展。这完全不同于朋友聊天、亲友的劝解安慰、老师的教育、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误区二: 心理咨询就是同情安慰
  有些人将心理咨询看作一种简单的同情和宽慰,或者是泛泛的说教,或者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心理咨询的目标是鼓励人自求自助,帮助他经历痛苦,战胜痛苦,走出困惑,它不是同情而是共情。同情只须涉及对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共情则须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理解和分担他的各种精神负荷,是一种精神帮助。
 
误区三: 心理咨询就是思想工作
  有些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二者都是以谈话来实现,都是为了改变人的观点和行为反应。心理咨询作为医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它与思想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志,而心理咨询则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寻找心理的症结,探讨“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对求询者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更是思想工作所不能取代的。

误区四: 谁都能当心理咨询师
  如同谁都不能随便开汽车一样,心理咨询师应经过严格的训练与考核,取得管理部门的许可证才能上岗。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一名合格的全资心理咨询师应基本具备心理学、医学博士学位,经过严格的实习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认证资格考试,在上级督导老师的指导下才能独自开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目前尚没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差距非常的大,只能降低标准启用一些热爱心理咨询并基本具备心理咨询素质(心理学、医学大学以上毕业,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人才,逐步培养心理咨询高级专业人才,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但决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心理医生的,不管你多么的热心和有社会经验,个人心理素质多么好。错误的心理咨询不仅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可以致人死地。一名打电话咨询的中学生说“我有时胡思乱想是什么病?”,一位热线电话咨询员了解了一些情况后错误回答“你患了精神分裂症”并介绍此病的一些知识,结果这位学生自杀了。其实这位中学生的并不是精神分裂症。
 
误区五: 我的心理素质好, 不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解决你的心理危机和一大宗的心理问题。无论你多么的坚强、聪明、正直、热情和博学多识,你都不可能十分的了解自己,你需要从其他人那里了解自己。你不可能每时每刻的反省自己,也不可能始终站在局外人的立场审视自己。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可能得到错误的暗示。心理咨询是一面比较标准的镜子,可以不变形的从各个角度正确了解自己。正确的了解自己可以扬长避短,促进人生发展与成功。越是高层次的人士越更需要心理咨询,心理医生也需要经常心理咨询,你呢?

误区六: 心理咨询师能看透我的想法, 知道我的过去和未来
  有人犯把心理咨询简单化的错误,也有的犯把心理咨询过分复杂化和神秘化的错误。个别人把心理学等同于神秘学说,如同算命先生、占卜、特异功能等,现在市场上有利用电子计算机打着心理测验的幌子进行骗人,有的人故意让心理医生去猜测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衡量心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等等。心理医生除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一般人不同外,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心理医生有经过训练的良好观察力,知道心理活动科学规律并有非常客观的逻辑分析能力,可以判断某些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但这一切都必须来自真实、客观、全面的资料。心理医生自己不能、也不能借助高科技的仪器了解到具体的想法。最先进的测谎仪也无法测出具体的思维细节,人们对大脑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最最复杂电子计算机的认识,心理世界的复杂程度不是现代人所想象的。对待心理咨询必须有科学的思想。 
     
误区七: 去做心理咨询丢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还不太了解,许多人还分不清“神经”与“精神”、“精神”与“心理”以及“思想”区别。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看待,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有时可能轻微的心理问题不加以科学解决,造成最后发展成重型精神病。“捂”着、“瞒”着的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实在悲哀。心理咨询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是预防心理障碍有效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心理咨询的最基本原则里面包括“绝对保密”,你可以把内心世界坦诚给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给予精心的维护保养。心理咨询将使你远离愚昧及封建迷信,接受现实、挑战自我。认为“看心理医生丢人”的人是软弱的人,是不敢接受自我与现实的人,其心理也不太健康。现代有进步思想的人已经毫无顾虑的走进心理咨询室,充满信心的走向成功的未来。 
     
误区八: 心理咨询不应该收费或少收费
  心理咨询是助人的事情,是为了帮助人们解除心灵的痛苦,是做善事,而且没有多大的成本,所以不少人认为应该是不收费的。现代人尽管理论上知道时间和知识是有价值的,但由于这些是无形的东西,加上内心深处传统思想影响,许多人需要心理咨询,但是却不愿付费。国外心理咨询是非常昂贵的消费,我国的收费却很低廉,以至许多心理医生不能以此为生,成为影响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之一。有些心理咨询的免费(或低收费)是政府或单位的暗补维持,而且多为一次性、低层次的服务,有些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文件要求。
其实,心理咨询机构的成本很高:
花费很高的人才培育费用;心理医生及辅助人员的工资及必要的保险费用;再教育培训、学术交流费;房租、水电费;办公、通讯、交通、宣传、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训练器材费等等。 
所以心理咨询不仅是心理医生付出非常辛苦的脑力劳动需要被回报,其他在这方面的支出也需要被帮助者支付,这样才能使心理咨询事业得以生存并健康的发展。
 
误区九: 心理咨询应该一次解决问题
  许多初次心理咨询的人都幻想心理医生能够一次把自己长期的压抑与痛苦一扫而光,拨开心灵迷雾,远离烦恼与困惑,重见真我的蓝天,还我轻松心情与振奋的斗志。然而心理医生不是什么神仙,更无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理咨询是帮助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医生不可能包办解决问题,只是提供一些正确的认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有求助者本人多次具体实践才能解决。除非是非常简单的心理问题,可以一次心理咨询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性格方面的问题,有些现实问题而且还可能涉及方方面面,心理咨询也不可能一次解决。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所以心理咨询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一个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的程序,一般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并且心理咨询每次有时间的限制。过去心理咨询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至几年)才能解决问题,现在由于理论和技术的改进大大缩短了疗程,但绝不可能都一次解决问题。 
     
误区十: 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变态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人群。心理障碍患者只是咨询的一小部分,发病期的精神病人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对这些问题如能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个体就能顺利健康地发展;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则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这样看来,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有什么不正常或有见不得人的隐私,相反,这表明了个体具有较高的生活目标,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更好地自我完善,而不是回避和否认问题,混混沌沌虚度一生。 
     
误区十一: 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有些人将心理咨询神化,似乎咨询者无所不能,就像一个“锁匠”,什么样的心结都能一下打开,所以常常咨询一两次,没有达到预期的“奇效”,就大失所望。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咨询效果常与求询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 
     
误区十二: 心理咨询师就是救世主
  有些求询者把咨询师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师,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其实,心理咨询的成效30%取决于咨询师,70%取决于求询者。咨询师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求询者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求询者,更不能代替求询者去思考、去改变、去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求询者自己。 
     
误区十三: 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虽然也常常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原则,但两者的程序及主要服务对象、范围、任务是不同的。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适应发展问题、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等。其任务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力,为正常发展消除碍障。而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其任务多在帮助病人弥补已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障碍。前者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在非医疗情况下开展;后者以临床治疗为主,在医疗状况下进行。

误区十四:  既然是成年人,应该自己能把握自己
  通常讲,18 岁就是成年人了。孔子也说:三十而立。但是,18 岁虽然是法律规定的“成年人”标准,可从心理学的角度,18 岁并不是心理成熟的标志。一个人的内心完善和成长,到了 18 岁这一年、这一天不会突然就发生了改变,不会一夜之间就长大。一个 18 岁以上的人遇到了问题,旁观者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假设:“你都成年了,应该成熟了。”然后就总是责问:怎么还会这么不成熟?其实,这个假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同样的,我们对待一对婚姻出现矛盾的夫妻,总是会说:你们都是大人了,怎么还这样?其实,每个人对待婚姻都是“初学者”,人是在经历中成熟的,而不是在时光中。所以,成年人需要心理咨询是理所当然的。 
     
误区十五: 看心理方面的书籍,期望能自己“治”好
  遇到心理问题,看一下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具体实用效果是很小的。因为书籍更多的是讲述道理,是以理论为主的。而对于我们每个具体的个人而言,道理听得太多了,很多人都是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来。这是因为我们拥有的是太多的道理,而不是方法。心理咨询给你的更多的是在现实生活里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大道理。我们得了胃炎这些病,从来不会自己看医学书来自我诊治,都是去看医生。同样的,心理咨询是一门系统科学,心理咨询师是经过长期科学训练的专业工作者,我们信任科学,也就要寻求科学的服务。 
     
误区十六: 听讲座能解决个人的问题
  教育孩子学习,家长们喜欢听高考状元的家长做报告。面对压力,人们往往愿意听专家的讲座。听讲座的方式,对你的启迪多,给你的现实帮助少;对你的人生方向有帮助,对你的实际困难帮助小。它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私密性。出于对个人隐私的考虑,听讲座的人不可能详细地、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实际情况,主讲老师也就无法针对你的实际情况为你提出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建议。 
     
误区十七: 混淆了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专家的区别
  现在说起心理咨询对专家有很多种称谓。比如“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专家”等等,让专业知识不多的人弄不明白。心理学像其他理科学科一样,存在着理论和实务的功能区别。心理学专家往往侧重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对于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心理咨询专家,则专注咨询实践,具有相对丰富的一线实际咨询经验,对个案接触较多,临床经验丰富,对于咨询者能提供有效的帮助。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学专业背景是评价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标准,仅仅凭借这一标准,是不可能获得实效性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一位搞学术研究的心理学教授,不见得能为咨询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我们去看病,最愿意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求询者能走出上述的误区,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工作方式,打消顾虑,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与心理咨询师进行配合,帮助自己解除痛苦,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

【 上一页:心理咨询前访谈内容 】 【 下一页:引起心理问题的因素 】 【返回

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海豚湾”位置 汕头市长平路恒信花园二期3栋701(面对“卜蜂莲花”,在其停车场左侧)

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到达站点:12,14,19,25,28,49,103路到“新城市广场”站; 15,20,21,31,39,40路到“丰泽庄南”站(长平路)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粤ICP备1700529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47号 版权所有归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