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我要咨询 在线论坛 案例选析 信息传递 本站信息 人生百味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23005323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206604372
 

舞动性灵激发生命活力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99
石榴通过网络与我取得联系,她那细若蚊蝇的声音透过屏幕传来,带着一丝无力和断续的哀伤,情绪显得很低落。她向我倾诉,年仅25岁的她,生活却如同嚼蜡般乏味,失恋与失业的双重打击让她感到前路茫茫,与父母的关系也日渐紧张。更令她痛苦的是,身体的种种病痛如影随形——偏头痛、颈椎痛、胃痛、失眠以及类似癫痫发作的怪病不时侵袭着她脆弱的身体,让她手足无措,严重怀疑人生……
 
我关切地询问她是否曾去医院做过相关检查,她告诉我去过几家医院,但都未能查出明确的疾病。有医生建议她去看心理科,她尝试了一段时间,却未见明显好转。医生开具的精神科药物在服用几次后,给她带来了很大的身体不适反应,吓得她再也不敢轻易尝试。今天她在网上找到了我,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
从她的自诉来看,她似乎属于躯体化症状易感素质较高人群,且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我觉得有必要当面做些相关评估,于是我们约定了时间。
石榴如期而至,她身材高挑却略带几分纤弱之感,肩膀微耸,脊背略弯,总是习惯性地低垂着头颅。一头柔软的深棕色披肩长发衬托着苍白的面颊,两腮处的毛细血管隐约可见,眼眸略显干涩,眼周环绕着淡淡的灰色阴影,俊美的鼻梁下,是两片略显干燥却依然柔美的薄唇。她说话时总是眼神闪躲,仿佛在努力与世界保持一段微妙的距离,整个人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脆弱和无助感。
然而,当石榴步入咨询室,她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刚坐下她便直截了当地说:“老师,我今天来是想请教您几个问题。”这让我有点意外,我回应道:“好的,请讲。”她随即抛出一连串的疑问:
生活为什么是这样的?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人际关系怎么那么复杂?生命为何如此脆弱?人生有意义吗?
 
我意识到,她是带着深思熟虑的问题来的。这些问题在她心中盘旋已久,却始终未找到令她满意的答案,她希望我能助她解开心中的困惑。但我知道,心理咨询并非简单的问答游戏。看到她这么直接这么急切,估计她的身体状况与此有很大关联。在心理咨询场景下,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试探地问:“感觉你很善于思考,这种思考是从何时开始的?”她回答:“中学时。”我追问:“那时发生了什么?”就这样,我们一同走进了她的学生时代,探索她的回忆。随着了解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了石榴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疑问,也知晓了她儿时曾对绘画和舞蹈怀有浓厚的兴趣。然而,父母的严格管教让她在追梦的道路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挑剔、苛责和痛苦。
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对应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工作,结果表明石榴的状况适合使用《性灵唤醒体系》的相关技术。考虑到石榴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经过商议决定了实施阶段性咨询计划。目标是协助她深入了解自己,拓宽对生命与人生的理解视野,有效释放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进而开启自我接纳,树立自信心,缓解躯体化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觉察人际关系模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进入阶段咨询,我们首先踏上了一场旨在唤醒内在性灵的探索之旅。通过性灵动态法与静态法两部分的结合使用,石榴惊喜地发现了自身未曾觉知的一些功能,感受到了内在性灵的跃动与活力,体悟到了万物皆具灵性的真理。她逐渐领悟到,每个人都天生拥有完备的性灵,这是一种无限的力量,蕴含着惊人的创造力和自我疗愈力。同时,她也体验到人体信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奥秘。
在这一环节中,物质与性灵不同层面的交互探索体验,不仅加深了石榴对生命的理解和对内在自愈力的信念,还深入挖掘了她与父母以及早期生活环境的互动模式和其背后的问题,为她敞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思维及生活方式的门户。石榴展现出了不凡的悟性,她的认知边界迅速拓展,对于自己的性灵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并将所获领悟融入到行站坐卧思等日常生活之中。
有一次,我们在深层探索时,石榴出现了一个典型的自发意象。她描述道:我眼前出现了一面镜子。我知道她的潜意识要呈现目前重要的心理状态,就鼓励她勇敢前行。
石榴起初不敢直视镜子,她紧张地说:“我害怕,不敢看,心理紧张,感觉很恐惧。”我理解她的感受,共情她,引导她去细细体会那些复杂的情绪,并尝试用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
在与自身感知觉和情感链接并且做了一番表达之后,石榴描述她在镜子里看到了一个女性形象:
“她的头发恐怖极了,像狮子的鬃毛那样竖立着,凌乱不堪。在那乱糟糟的头发下,隐藏着一张红色的鬼脸。我感到极度恐惧,不敢再看她……她的眼睛明亮而凶狠,我无法直视她的眼睛。我不想再看到她了!……”
石榴的双臂紧紧环抱着自己,身体不自觉地向后倾斜,微微颤抖着。见状,我当即使用情绪觉察体验技术给予支持。慢慢地,她的情绪有了些许平复。我鼓励她继续去面对内心意象的变化与呈现。而后,石榴开始小心翼翼地与那个形象展开对话。
突然,石榴猛地握紧右手掌,用力向前砸去,随即收回右拳并用左手护住轻抚,同时睁开双眼,大口喘着气,低声说:“碎了,碎了,她消失了。”
 
我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为了让她继续释放情绪,我轻声问:“是什么碎了?”她深吸一口气,回答道:“是镜子,我把镜子砸碎了。玻璃碎片哗啦啦散落一地,她也消失了。”
“看起来你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我试图与她共情。
石榴轻拍着胸口说:“是的,听到她说的那些话,谁能不害怕呢?”
我跟进问:“她说了些什么?”
石榴脸上露出厌恶的表情:“她自称是魔鬼,说25年来一直住在我的心里。”
我回应:“这确实有点吓人。”
“就像一场噩梦。”石榴若有所思地说,“但为什么我觉得她好像就是我呢?”
“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尝试带她深入。
石榴摇摇头:“我也说不清楚,但就是有这样的感觉。”
我问:“你们还聊了些什么?”
石榴说:“没别的了,她说完那句我就砸了镜子。”
我又问:“那时候你除了恐慌,还有什么感觉?”
石榴回答:“我不想见到她!”
“那是什么情绪?”我追问。
“讨厌!我讨厌她!”石榴说着,泪水如同决堤的江水一般,唰地夺眶而出,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不停地嘀嗒嘀嗒往下滑落。瞧着她这般将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释放出来,我便轻声鼓励她继续宣泄,而后静静地在一旁守候着。当她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一些,我才小心翼翼地把纸巾盒朝着她的方向轻轻推了推。
过了一会儿,石榴擦干眼泪,问我:“老师,她为什么要住在我心里?”
我看着她,评估着她的勇气,说:“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如果你愿意问问她,或许能得到更明朗的答案。”
石榴抬起眼睛看着我:“但镜子已经被我砸了,她不见了。”
我激发她:“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再试一次吗?”
石榴点了点头:“好吧,我很想知道答案。”她很快回到意象状态,说:“老师,我看到她了。”
“她现在看起来怎么样?”我轻声问。
“她还是那个样子,眼睛很亮,但不那么凶狠了。”石榴回答。
“看着她,你有什么感觉?”
“我还是有点害怕。”
“那还要继续和她交流吗?”
“要!”石榴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问:“你为什么要住在我心里?”
魔鬼回答:“因为你心里有鬼。你总是做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
石榴辩解:“我并不是故意去做那些令人费解的事的。比如伤害人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做的。”
魔鬼说:“但你总是让人失望。”
石榴承认:“也许吧,我经常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我需要有人帮助我,指点我。”
魔鬼回答:“你自己可以帮自己的。”
……
 
她们的对话持续进行,石榴的眼泪再次滑落。渐渐地,她发现那个人并不那么可怕了。突然,她身体前倾,显得有些紧张地问我:“她怎么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我感受着她情绪的起伏和能量的波动,看样子她对与人亲近的连接有着深深的冲突。我轻声安慰她,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来,放轻松些。
石榴说她既想靠近那个人,又有些害怕。
“怕什么呢?”我问。
“我怕她会再次变得像开始时那样丑陋和恐怖,怕她会伤害我……”石榴坦言自己从未主动与人交往,因为她不确定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确定对方如何看待自己,不确定对方是否会伤害自己,也不确定对方是否能接纳自己……我提醒她边说边体会身体和情绪的状态。
尽管内心充满矛盾,石榴还是鼓起勇气向前伸出手。然后,她惊喜地说那个人又变得清晰起来,而且那个人似乎也和她一样既想接近又有些害怕。
我引导深入:“她的状态和你的很像,对吗?”
“是的。”
“那么,此刻你希望对方做些什么呢?”
石榴欣喜地说:“我们的手握在一起了!……突然间,我心里轻松多了,充满了温暖和喜悦的感觉……那个人变了,她的头发变得像清汤挂面那样清爽,脸上洋溢着微笑,眼神柔和,整个人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
我深知,石榴与内在的那个她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她们开始相互理解,自我接纳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
 
在初次会谈的时候,石榴曾提及自己小时候特别的喜欢绘画。然而,父母不断的挑剔让她逐渐放弃了这一爱好。在海豚湾的咨询室里,画笔和画板等涂鸦工具一应俱全。那天,石榴走进咨询室后,目光总是不自觉地投向画板。我看准时机,便问她想不想尝试涂鸦。她朝那些工具扫视了一圈之后,却回答说自己不会画画。我心里明白,是我推进得太快,询问得太急切了。要知道,孩子如果在幼年时期对某件事物的兴趣屡屡遭到否定,那份热情往往就会被深深地掩埋在心底,被层层叠叠的情绪包裹着。这种情况下,必须先疏通一部分情绪,才能够让她内心深处的渴望重新浮现出来。
 
于是,我把节奏调回到她看向画板的那个瞬间,开始和她聊起对画板和画笔的感受。慢慢地,她开始讲述儿时画画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曾经被责备、被否定的负面情绪一点一点地释放了出来……谈话间,我们不知不觉地畅想起来,想象着几万年前,人类最初在山洞中拿起画笔绘画的那种原始冲动。渐渐地,在这种充满理解和包容的氛围里,石榴不知不觉地拿起了铅笔,在纸上挥洒起来。只见画纸的中央,一位身姿曼妙的舞者跃然纸上,她的身体与四肢线条流畅,宛如灵动的精灵。我不禁由衷赞叹:“太美了!”接着,石榴又在舞者周围静心勾勒出草坪、花卉、房屋、大海、轮船、灯塔等元素。她时而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手中的笔暂时停顿下来,时而又像是被某种灵感击中,再次挥笔创作。当那张A4纸被画得满满当当的时候,她终于心满意足地放下了笔。
我们俩一起欣赏那幅画作,石榴那丰富的想象力仿佛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往昔回忆的大门,情绪也随之缓缓流动……咨询临近尾声时,石榴似乎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她提议,下次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这幅画作。
在随后的咨询中,舞者成了我们交流的焦点。随着对话的逐步深入,我感受到石榴内心深处跃动的舞蹈激情。我注意到,她双脚不自觉间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渴望。我立刻运用性灵咨询法中的舞动性灵共情技巧,与她的心身产生共鸣。当她生动地描述那个舞者在舞台上宛如行云流水般飞舞时,她的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我尝试邀请她用身体来诠释那舞姿,她显得有些惊讶和窘迫,坦言自己不会跳舞。这正是我常遇到的那种微妙的尴尬局面,然而它往往很快就会出现转机。
因为,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舞蹈的潜质,我们的身体也渴望通过肢体的舞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情绪。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无拘无束的手舞足蹈常被看作是不合常规的行为,导致大多数人抑制了自己对身体舞动的渴望。这些被遏制的欲望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积聚,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些病态的失控肢体行为,如莫名的手脚颤抖、颈部的伸缩摆动、频繁的甩头耸肩、挤眉弄眼等。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现象可能会演变为心理障碍和身体疾病。
石榴表示,她虽然不会跳舞,但她喜欢看舞蹈节目。她饶有兴致地聊起了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当谈话进入佳境,她的身体在椅子上轻轻晃动起来,仿佛在随着内心的节奏舞动。我瞅准时机,轻触了早已准备好的音乐播放键,邀请石榴一起舞动。她笑着推辞:“老师,您跳就好。”
随着悠扬的旋律,我真的就舞动起来了。跳了几圈后,我向石榴伸出手,邀请她加入。她终于鼓起勇气,站起身来,开始跟着舞动。起初她的动作有些迟疑和笨拙,但不久之后,她的舞姿逐渐变得连贯起来,我们自然而然进入了舞动性灵的咨询互动状态之中……
结束之后,石榴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她领悟到舞动本是一种自发的、能够舒展身心的表达形式,它的目的在于释放情感、放松肢体,并不需要遵循特定的套路,也不需要精确的动作。
在下一次咨询之际,石榴满怀激情地分享:“自从上次舞动性灵之后,我的身体和情绪都有松绑的感觉。老师,我觉得那次跳得不够痛快,我们以后能不能每次都跳上二三十分钟呢?”我欣然赞成:“当然可以,舞动性灵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咨询的方式,只要你喜欢,我们就多尝试。”我知道,她的身体其实很敏感,在认知得到拓展后,她爱上这种非言语的艺术表达方式在我意料之中。
 
在随后的咨询中,我继续用舞动性灵的技巧及时跟进石榴的身体与情感变化,她的身体表达越来越放松,脊椎也明显地挺拔起来,体态和精神面貌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开始舞动性灵的那段日子,石榴的正反馈源源不断,例如:
“今天在舞动过程中,我突然感到颈椎原先疼痛的地方像是有股电流穿过,瞬间缓解了疼痛……”
“今天的舞动主要集中在胸椎和腰椎,我感觉每次舞动都能唤醒脊柱中的活力,那些不适之处似乎都被一个个疏通了……”
“这些天舞动后,我感觉身心各个部分每天都在不断变化中。自己仿佛长高了,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
到了舞动性灵的第四个疗程,石榴的表现一反常态,整个舞动的时间段里,有80%的时间是躺在地上的。当我共情感应她时,只觉得她宛如一块朽木,没了生机,仿佛也失去了感知觉。我隐约觉察到,她进入了“灵魂暗夜”。于是,我不动声色地陪伴着她。结束时,石榴一脸木然,眼神里带着些许的歉意说:“老师,今天我失去了感觉,没有了力气。我退步了,退步得好厉害啊!”我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回应她:“刚才感应你时,起初确实感觉不到一丝生机。后来发现,那些生机被压抑到了很深很深的地方。要知道,在心灵成长过程中大家常常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反复。乍一看好像是在退步,实际上恰恰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这些都是自我成长征途上必经的风景啊。”
在接下来的两次咨询中,石榴依然大部分时间躺在地上,我继续运用舞动性灵的方式陪伴她。收功后,她反馈过程中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很混沌,像要死去那样。我问她:“你害怕吗?”她说没有害怕的感觉。“你允许自己这样吗?”我追问。“开始时我有些不允许,”她看着我说,“后来我觉得老师您都允许了,我为什么不允许呢?”
又一次,她在地上躺了50分钟,收功后她反馈:“我失去了一切的感觉,失去了一切的动力。似乎是在黑暗中生活了很久很久很久。”我问:“那是什么感觉?”她说:“被您这么一问,突然感到,那是一种很痛苦很艰难的体验。非常非常的难受!”我回应她:“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的确如此。这确实是真实的我。我需要好好的去面对和体验那些属于我的所有黑暗面。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吧,都有这么一段需要自己勇敢面对的漫漫暗夜吧?”我由衷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那次,她开始在地上扭动、蠕动,动作重复又重复,像一条受伤的大虫。我在跟随的过程中,感觉整条脊椎的每一个关节都涌动过无数次,有的关节还发出噼啪的声音,在收功时突然全身趴在地上,瞬间几乎失去知觉,就像突然断电一样。结束时石榴告诉我:“被别人建立起来的那个我死了。”
再接下来,她在地板上艰难地爬行,伴随着呜咽和哀叹。后来,她用手掌拍地板,对着抱枕乱语,拿抱枕砸墙,开始拳打脚踢破口大骂,直至大声呐喊……我知道,那些被压抑得很深很深的能量找到了出路,开始释放。
然后,她坐在地板上,又开始做重复的动作。双手在胸前不停地前后抽动震荡,显得极为焦虑,又似乎充满了恐惧,呼吸急促。我马上跟进感应,感受到抽动变成了震荡,仿佛有两股对立的力量在撕扯,冲突感极为强烈。突然,她大叫起来……我感应到,这是她内心对于关系的深切渴望与高度防御之间的一场交锋。结束时,我问她对这个动作有何感受。她说这是她的怪病发作时的习惯动作,在舞动中出现时她开始很害怕,但她随即想到,我不会嘲笑她,反而会给与支持。而且,整个舞动性灵的场能很强,她便任其自然发展,没想到会喊出那样矛盾的两句话。随着这次舞动的结束,她的恐惧情绪明显得到了缓解,整个人也显得轻松了许多。
在随后的舞动性灵中,她继续重复那个动作,我依然在一旁镜映。有那么一瞬间,“我同意”三个字在我脑海里闪现。起初我觉得有点奇怪,后来便一下子豁然开朗,这正是她此前一直抗拒,实则却是她内心深处最需要的“解药”。我利用那个场能,将“我同意”的意念悄无声息地传送给她。经过五六十分钟的时间,我提醒她:“你完全有能力满足你自己。”很快,她的抽动平缓下来,慢慢地转换成了双手自我拥抱的姿势,两行热泪从她的眼中滑落。她笑着睁开了双眼,说:“当您说我有能力满足自己时,好像有一股暖流瞬间从心窝涌出。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接纳和温暖。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多年来不时出现的怪病的原因。”
在后来的舞动性灵过程中,石榴的正反馈又源源不断涌现:
“今天舞动时,我领悟到为什么人们形容高兴时会说‘开心’,那种感觉就像是心门瞬间打开,通透、舒适、顺畅至极。开心之后,突然对自己的旧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原先对这个世界各种狭隘的认知所引起的冲突,也开始消融……”
“几个疗程的舞动性灵之后,人生像打开了新的大门,工作和生活的机会接踵而来。我觉得,这或许是身心深处固结的情绪与能量得到很大程度释放的缘故。”
“我发现,一个简单的舞动动作就能传递出许多复杂的情感信息。如果用语言来描述,恐怕很难表达清楚;但通过身体舞动,却能更加直接、准确地传达内心的感受。我非常享受与您一起舞动性灵的美妙过程!”
……
舞动性灵,已然成为石榴心身成长道路上的核心法宝。
 
 
在咨询期间,石榴逐渐发觉,自己以前的思维方式过于跳跃,并且常常朝向消极的方向发展。这种思维习惯让她频繁陷入自责、愤怒、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漩涡之中。长期的心理压抑与心态失衡,加上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一同构成了她躯体化症状产生的缘由,也成了她自卑的深层根源。在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巧妙地将多种策略融合贯通,使得咨询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
初次咨询后,石榴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有了改善。当第一个阶段的咨询完成时,石榴兴奋地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初次咨询后,她便鼓起勇气积极投递求职信,如今已成功获得了一家外企的中层管理职位。在第二阶段咨询过程中,石榴反馈头部与颈椎的疼痛感已然消失。到了第三阶段中期,石榴更是欣喜,告诉我近期胃痛的问题也没有再困扰她,甚至之前类似癫痫发作的怪病也没再出现。更让她惊奇的是,她发现自己刚来海豚湾时向我提出的那些问题她自己都有答案了。
 
三个阶段的咨询结束时,石榴宛如经历了一场惊艳的华丽蜕变。瞧,她的眉宇间流露出舒展与自信,双眸闪烁着灵动的光彩,两颊泛起淡淡的红晕。走路时,脊背挺拔而不失优雅,与人交谈时敢于正视对方,也不再刻意回避父母了。她感慨地说,在这段时光里,她的心情格外愉悦,“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甚至“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加漂亮了”、“在某些方面自己还颇有天赋呢”。此外,她还羞涩地透露,已有心仪的男士向她展开了追求。
 
 
石榴的变化之快,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面对这样的情形,我展开了一番研究。我认为,她之所以能够这般迅速地转变,内在动力与外在因素皆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诚然,外因需经由内因方能发挥效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内部的阻力。然而,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石榴勇敢地面对了这些阻力,并成功地将问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从而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一,她内心深处有着极为强烈的改变渴望;其二,她对咨询师怀着满满的信任;其三,她的性灵极为活跃,并且她对自身的性灵充满信任;其四,为她量身定制的方法正好契合她当下人生发展阶段的需求。
艺术,作为人类心灵的润滑剂,对于维持和激发我们的性灵流动具有非凡的作用。那些拥有艺术天赋的人,他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往往更为充沛,形象思维也更为活跃。这类人的心理问题通常会在青少年时期集中爆发。如果我们能够洞察这一特性并因势利导,便能更高效地助力他们的成长。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帮助他们调整那些曾经有效但已不再适合未来发展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无疑将为他们的人生旅途铺平道路。从这个视角来看,青少年时期爆发心理问题并非灾难,反而是一种福音,是一个成长的契机。
 
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心理应激事件或挫折紧密相连,但其根源却深植于个体的消极思维模式和潜在的情结之中。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出,在儿童时期,我们便开始构建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初步认知。若在此阶段父母、老师或长辈对我们进行太多负面评价,如称我们“笨拙”、“不可爱”或“失败者”,这些负面标签可能内化为我们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同时,成长过程中未被满足的关爱和认可需求也可能固结为难以解开的情结。随着时光的推移,这些消极的自我认知往往被压抑至潜意识深处,持续地自我攻击、否定自己,消耗着我们的心理能量。当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时,这些消极信念便会活跃起来,与成长中的相关记忆交织在一起,使内心充满挫折感、失败感、无能感或羞耻感。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这些消极信念和记忆可以通过性灵咨询法之静态法和动态法结合的方式得到直观的呈现。这些方式不仅有助于来访者释放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更能促使个体进行内外协调的整合。咨询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来访者提供建设性的引导,激发他们产生积极、富有创造力的新思维与行为。这些过程都是从潜意识层面出发,学习并改变过去的缺陷取向思维,逐步培养起资源取向的、具有建设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完善个人的人格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
在石榴的心理咨询旅程中,她对自我成长展现出了极高的热忱。仅需稍加鼓励,她便能迅速付诸行动,充分调动内在潜能以迎接挑战。因此,她很快便尝到了将困境转化为成长机会这一人生策略的甘美滋味。当我们回顾整个咨询过程及其成效时,石榴意识到自己在心灵成长的征途上已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她表示将持续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觉察力,密切留意内外世界的演变及其关联,以便及时进行心身整体协调。而舞动性灵,将成为她自我调适时的优选。
 
临别之际,石榴问:“老师,如果将来我遇到无法独自解决的难题,还能再来寻求您的帮助吗?”我肯定地回应:“当然可以!我会一直在这里。”
 
 作者:海豚湾心理咨询师许立群
(2009年)

【 上一页:社交训练:“现实检测法”消除社交中的主观乱想 】 【 下一页:市救助站携手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社会救助资源库新增心理援助专业内容 】 【返回

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海豚湾”位置 汕头市长平路恒信花园二期3栋701(面对“卜蜂莲花”,在其停车场左侧)

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到达站点:12,14,19,25,28,49,103路到“新城市广场”站; 15,20,21,31,39,40路到“丰泽庄南”站(长平路)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粤ICP备1700529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47号 版权所有归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